2022年, 第19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22-06-30
  

  • 全选
    |
    药物新发现
  • 杨洋, 朱婧, 张书亚, 杨仕俊, 邱树荣, 梅全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附子的强心作用机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药理学研究发现附子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调节异常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发挥强心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心肌细胞内Ca~(2+)超载,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相关蛋白及AMPK/mTOR、PI3K/Akt信号通路,选择性激动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病理过程,调节BNP、TNF-α、ANP等神经内分泌因子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异常,促进心室重构等。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附子发挥强心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附子的临床应用和强心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儿童用药
  • 王梦, 杨艳娜, 杨双杰, 王香, 张萌, 程海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低浓度一氧化氮(NO)吸入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PPH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浓度NO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浓度NO吸入+多巴酚丁胺治疗,持续48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PAP)、体循环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OI),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临床有效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及治疗前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PAP、OI,血清CRP、BNP、VEGF、TGF-β1水平低于治疗前,SBP和SaO_2水平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P、OI,血清CRP、BNP、VEGF、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BP和SaO_2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79.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NO吸入联合多巴酚丁胺能改善PPHN患儿的氧合状况及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余静, 薛伟, 彭云秋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维生素AD联合吹氧疗法、亲水性敷料治疗新生儿皮肤破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4例皮肤破损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吹氧疗法联合亲水性敷料治疗,观察组给予维生素AD联合吹氧疗法、亲水性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红肿消退、糜烂面愈合、渗液消失和破损完全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家属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红肿消退、糜烂面愈合、渗液消失和破损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家属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分布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愈显率、家属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D联合吹氧疗法、亲水性敷料治疗新生儿皮肤破损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加速红肿消退、糜烂面愈合、渗液消失和破损完全愈合,且使用安全、新生儿家属满意度高。
  • 抗感染用药
  • 李文星, 王蓓蓓, 许霞青, 谭然, 张月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泊沙康唑预防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疗效和安全性,寻求安全有效的真菌预防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防IFD的用药情况及疗效,依据用药情况分为泊沙康唑组(n=44)与伏立康唑组(n=29)。泊沙康唑组给予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伏立康唑组给予伏立康唑片。比较两组IFD发生率、肝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预防用药期间,泊沙康唑组IFD发生率与伏立康唑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97);伏立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泊沙康唑组(P=0.030);伏立康唑组直接胆红素(DBIL)峰值高于泊沙康唑组(P=0.048)。结论:泊沙康唑和伏立康唑均能有效预防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IFD,但泊沙康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影响更小。
  • 李金芩, 毕源, 孙飞, 马继敏, 龚汉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23-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本院外科围手术期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情况和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外科围手术期患者NSAIDs的使用情况,根据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排名选择重点点评品种药物,进行用药合理性点评并分析结果。将点评结果与16家医院NSAIDs使用情况进行比较,间接评价本院围手术期使用NSAIDs的合理性。结果:共计纳入331例病例点评,重点点评品种为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塞来昔布胶囊。其中不合理用药病例94例(28.40%),与16家医院NSAIDs使用情况相比合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2种及以上NSAIDs药物联用的例次最多(90例,27.19%),其次为用法用量不适宜(14例,4.23%)和超疗程使用(8例,2.42%)。结论:本院外科在围手术期NSAIDs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情况,需进一步规范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 抗肿瘤用药
  • 王春露, 于保荣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30-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研究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在欧洲9个国家的报销政策及其影响,为同类医疗技术在国内开展临床应用和医疗管理以及医保覆盖提供借鉴。方法:应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分析的方法,确定9个研究国家基于DRGs支付方式对SIRT进行报销的经验,分析德国、英国、法国的用量,以及德国和法国的成本矩阵。结果:大部分国家将SIRT和放射性微球产品分别进行报销,本文主要针对SIRT部分的报销政策进行讨论。德国、瑞典、丹麦、芬兰、挪威针对钇90微球SIRT设置特异性的操作编码;英国和法国针对放射性微球SIRT设置特异性的操作编码组合。9个国家均以DRGs支付方式为基础对SIRT进行报销,在此基础上德国等国家以追加报销的形式覆盖放射性微球;芬兰以按项目付费的形式针对手术操作和相关支出进行报销;英国以2个DRG组合的形式报销治疗的全部费用。结论:基于不同医保体系下欧洲9个国家引入DRGs支付方式的差异化,针对以SIRT为代表的高价格创新医疗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报销政策,用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改善医疗产出,在提高患者可及性的同时对于医保基金管理和医院管理的能力提出挑战。
  • 许金秋, 沈凯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50-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7月。被检索的文献经筛选后进行质量评估、数据提取及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与对照组比较,阿帕替尼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虽然用药过程中会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但大多数为1级和2级不良反应,总体耐受性高。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NSCLC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 精神疾病用药
  • 陈贵娥, 周慧萍, 黄发, 林文明, 陈晓艳, 陈永春, 郑洪南, 谢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本院2020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和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本院2020年1~12月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门诊处方、住院医嘱,查看该类药品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和排序比(B/A)等指标。结果:本院2020年第二类精神药品消耗数量排名前3位的是艾司唑仑片、劳拉西泮片(规格1mg)和右佐匹克隆片;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地佐辛注射液、艾司唑仑片、右佐匹克隆;DDDs排序前3位的是艾司唑仑片、劳拉西泮片(规格1mg)和右佐匹克隆片;DDDc排序前3位的是艾司唑仑注射液、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氨酚羟考酮片、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艾司唑仑注射液的B/A<1。结论:本院2020年第二类精神药品消耗数量较大,使用基本合理,但个别药品销售金额较大、价格较高,需加强监管。
  • 糖尿病用药
  • 吴建霞, 王越, 薛丰田, 陶玲玲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60-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高糖诱导的人肾足细胞增殖、凋亡、炎症的影响及其对miR-150-3p的调控作用。方法:将正常培养的人肾足细胞设为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高糖诱导人肾足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设为模型组(HG组);用不同浓度(30、60、90mg/ml)雷公藤多苷处理高糖诱导的人肾足细胞(HG+Tri-30组、HG+Tri-60组、HG+Tri-90组);将miR-inhibitor-NC、miR-150-3pinhibitor转染入高糖诱导的人肾足细胞(HG+miR-inhibitor-NC组、HG+miR-150-3pinhibitor组);将miR-mimics-NC、miR-150-3pmimics转染入高糖诱导的人肾足细胞后加入90mg/ml雷公藤多苷处理(HG+Tri-90+miR-mimics-NC组、HG+Tri-90+miR-150-3pmimics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q RT-PCR法检测mi R-150-3p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Bcl-2、P21、Bax蛋白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G组吸光度(OD)值和Cyclin D1、Bcl-2蛋白水平降低,凋亡率、miR-150-3p表达水平、P21、Bax蛋白水平以及hs-CRP、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与HG组比较,HG+Tri-30组、HG+Tri-60组、HG+Tri-90组OD值和Cyclin D1、Bcl-2蛋白水平升高,凋亡率、miR-150-3p表达水平、P21、Bax蛋白水平以及hs-CRP、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与Control组比较,HG+mi R-inhibitor-NC组OD值、Cyclin D1、Bcl-2蛋白水平降低,凋亡率、mi R-150-3p表达水平、P21、Bax蛋白水平以及hs-CRP、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与HG+miR-inhibitor-NC组比较,HG+miR-150-3pinhibitor组OD值、CyclinD1、Bcl-2蛋白水平升高,凋亡率、miR-150-3p表达水平、P21、Bax蛋白水平以及hs-CRP、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与HG+Tri-90+miR-mimics-NC组比较,HG+Tri-90+miR-150-3pmimics组OD值和CyclinD1、Bcl-2蛋白水平降低,miR-150-3p表达水平、凋亡率、P21、Bax蛋白水平以及hs-CRP、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能是通过抑制mi R-150-3p表达来促进细胞增殖及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高糖诱导的人肾足细胞损伤。
  • 疼痛用药
  • 郭浩翔, 卫利民, 谢小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70-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镇痛效果、炎症因子及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案为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10mg+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10mg+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为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00μg+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10mg+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10mg+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6、12、24h和48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恢复指标,术前、术后48h测定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恢复质量(QoR-40)评分,于术前、术后24h和48h采血检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及T细胞亚群水平,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h和48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和48h,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INF-γ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PSQI和QoR-4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PSQI低于对照组,QoR-4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采取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心血管系统用药
  • 贾玉段, 黄芳, 刘志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77-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MMP-2、NF-κB、TIMP-1、NT-proBN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MMP-2、NF-κB、TIMP-1、NT-pro BNP、ET-1、N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DD、LVESD、MMP-2、NF-κB、NT-proBNP和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TIMP-1、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功能、抑制心室重塑、促进心功能康复。
  • 王明杰, 厉菁, 吴旻月, 张华, 宣学习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8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应用华法林和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的心房颤动(AF)患者发生颅内出血(ICH)的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AF患者3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服用抗凝药物种类分为华法林组(n=207)和利伐沙班组(n=174)。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检查检验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ICH的危险因素。结果:华法林组收缩压水平、高血压、血脂异常比例高于利伐沙班组,血小板计数少于利伐沙班组(P<0.05)。两组间的年龄、性别、舒张压、心率、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吸烟、饮酒、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华法林组(21例)与利伐沙班组(13例)ICH事件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华法林是ICH的危险因素。结论:相较于华法林,应用利伐沙班可降低AF患者ICH风险。
  • 妇产科用药
  • 刘朝晖, 门晓亮, 张河新, 沈欢欢, 王丹, 刘景超, 谢文霞, 赵丽萍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89-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后宫腔妊娠组织物残留(RP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本院行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妊娠引产术、产后经阴道超声示RPOC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益母草分散片,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率、产后15~17天追加药物率、月经恢复时间、经期时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阴道大出血、腹痛、感染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7.8%,P<0.05);观察组手术率(10.9%)低于对照组(25.9%,P<0.05);观察组产后15~17天追加药物率(58.7%)低于对照组(70.4%,P<0.05);观察组有5例出现恶心症状,未出现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后RPOC疗效较佳,且安全性较高。
  • 张慧娟, 张振巍, 崔璀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93-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益母草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益母草的主要活性成份;采用DAVID数据库、CTD数据库收集益母草潜在作用靶点和产后出血关联基因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KOBAS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全基因组及代谢途径富集分析(KEGG)。结果: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益母草主要活性成份8个,经查阅文献及相关数据库补充,共计10个化合物,涉及关联基因4238个;益母草-产后出血共同靶点515个。对筛选后的505个共同靶点基因及蛋白进行GO分析,获得1189个关键注释,涉及对药物的反应、细胞外间隙、细胞凋亡的负调控、细胞增殖的正调控、蛋白结合能力、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缺氧反应、酶结合及胞浆刺激等作用;共有505个基因纳入KEGG信号通路关联分析,涉及信号通路152个,主要关联癌症途径、乙型肝炎途径、TNF途径、胰腺癌途径、HIF-1、癌症蛋白多糖等。益母草指标性成份水苏碱、益母草碱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进而发挥炎症调控、骨质细胞代谢调控、免疫调控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阐释了益母草治疗产后出血的基本药理学作用和相关机制,提示益母草的主要活性成份(如益母草碱等)可从免疫调节、抗炎、造血功能稳态等多方面治疗产后出血,为益母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药品和处方管理
  • 孙文芳, 李亚利, 成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102-1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本院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使用的药学干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整合医院多方资源,制定本院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评价标准以及合理使用流程,形成行政监督和药学干预相结合的药学干预模式。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6月(干预前)及2021年8月(干预后)所有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历,分析干预前和干预后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人数、使用疗程、使用量、药品费用均下降,且个人使用总量区间分布、适应症均趋于合理化,提高了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合理性。结论:临床药师对本院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药学干预可行且有效。
  • 何冠兰, 李娜, 梁小凤, 廖莎莎, 唐秀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108-1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Pareto法分析本院2017~2020年上报的413例ADR报告,并从患者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13例ADR报告中,发生ADR的患者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及涉及的系统/器官的A类因素有:患者年龄0~9岁(50.12%)和30~39岁(18.64%);抗感染药物(55.21%)和抗肿瘤药物(14.29%);抗感染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34.65%)和头孢菌素类(25.00%);静脉给药(82.81%);粉针剂(62.71%);皮肤及皮肤附件疾病(48.55%),血液系统疾病(15.26%),消化系统疾病(11.63%)。结论:本院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符合妇幼保健院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监测ADR,重点监护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药学基础
  • 金伟斌, 陈礼峰, 唐倩倩, 顾晓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6): 115-1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法建立生脉注射液中甲醛和乙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0.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为250℃,流速为1.0ml/min,分流比为10∶1,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20min,进样时间1min。结果:甲醛在0.10~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乙醛在0.24~4.8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和94.1%,RSD分别为1.09%和0.95%。6批样品甲醛含量在0.26~1.28μg/ml范围内,乙醛含量在1.52~3.59μg/ml范围内。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用于生脉注射液中甲醛和乙醛含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