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19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22-08-30
  

  • 全选
    |
    专刊特稿
  • 孔维华;冯佳佳;张琪;徐英春;林丽开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在倡导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遏制微生物耐药的道路上已经探索了近20年,也是全球最早发布和实施遏制细菌耐药行动计划的国家之一。各部门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在“应对细菌耐药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下,围绕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通过大量的政策研究和文献综述,梳理了2004年至今我国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相关工作的发展历程,并分3个阶段就抗微生物药物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论述,总结遏制微生物耐药方面的经验成果,探讨未来抗微生物药物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国家卫生健康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历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回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微生物耐药形势不容乐观,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体系,是破解这一严重公共危机的解题秘籍。
  • 李琰冰;陆旻雅;肖盟;王瑶;张丽;徐英春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8-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我国免疫缺陷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我国缺乏大规模真菌监测数据,临床多以经验性治疗为主,这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药物暴露和治疗失败风险。在此背景下,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牵头成立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监测网(CHIF-NET),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了全国真菌病监测网(CFDSS)。从不同角度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各个层次的真菌监测网络,为临床侵袭性真菌病治疗提供参考。基于此,本文回顾了近几年中国临床重要真菌监测的工作进展。
  • 标准与讨论
  • 陆旻雅;刘亚丽;张丽;徐英春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12-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菌耐药性问题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和防控感染性疾病的重大挑战。本文结合美国、欧洲及我国的药敏试验相关标准,对目前临床主要细菌耐药表型的分子机制、检测方法及结果解读进行介绍。了解临床重要细菌耐药表型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药物敏感性检测,快速、准确地发布临床报告。
  • 药物监测
  • 康巍;张戈;张京家;段思蒙;王瞳;李进;皇甫芷如;徐英春;张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20-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国产、进口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制剂、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photericin B deoxycholate,Am BD)制剂与Am B标准品体外抗真菌活性的一致性,并观察多种Am B制剂对侵袭性真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以期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的标准文件M27-ED4和M38-ED3测定4种Am B制剂对393株侵袭性真菌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以进口注射用L-Am B的MIC值为参照,国产注射用L-Am B在多数受测菌种的基本一致性(essential agreement,EA)为100%,在热带念珠菌与近平滑念珠菌中EA分别为98%和95%。4种Am B制剂对大多数受测菌株的MIC值均≤2μg/ml。2种L-Am B注射制剂在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中MIC略低于Am B标准品与注射用Am BD制剂,但在部分希木龙念珠菌、土曲霉、镰刀菌、构巢曲霉中的MIC值为16μg/ml,高于Am B标准品和注射用Am BD制剂。结论:国产与进口L-Am B注射制剂的抗菌活性一致性较高。对大部分临床分离真菌来说,L-AmB制剂和非脂质体试剂体外抗真菌活性较强。目前,L-Am B对部分希木龙念珠菌、土曲霉等特定真菌菌种体外药敏试验的抗真菌活性降低,但机制尚不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
  • 袁凯旋;张裕群;黄爱伟;叶龙;陈晓丽;陈卓曦;刘素玲;顾兵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28-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 4 种抗真菌药物对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的抗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真菌耐药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 2020 年 1 月 ~2022 年 7 月期间本院 278 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 278 株,并采用分子测序技术进行复核。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更新的 M59 和 M60 指南,通过 ATB FUNGUS3 法测定两性霉素 B、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制 50% 菌株的 MIC 值(MIC_(50))、抑制 90% 菌株的MIC 值(MIC_(90))、MIC 值几何均数(GM)、野生型(WT)菌株或敏感菌株占比。结果:278 株受试菌株中,近平滑念珠菌 213 株(76.62%),似平滑念珠菌 43 株(15.47%),拟平滑念珠菌 22 株(7.91%);病原菌主要分离自创面分泌物(85 株,30.58%),且在 66 岁以上人群中更为常见(128 例,46.04%);患者主要分布于外科病区(89 例,32.01%)、内科病区(79 例,28.42%)和 ICU 病区(77 例,27.70%)。在复合群水平上,对氟康唑耐药的有 16 株(5.76%),剂量依赖性敏感的有 6 株(2.16%);伊曲康唑的非野生型(NWT)菌株 4 株(1.44%);对伏立康唑耐药的有 9 株(3.24%),中介的有 7 株(2.52%);所有菌株均为两性霉素 B 的 WT 菌株(100.00%)。在种水平上,所有菌株均为两性霉素 B 的 WT 菌株(100.00%);伊曲康唑对 3 种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95% 以上菌株均为伊曲康唑 WT 菌株(P>0.05)。近平滑念珠菌中,MIC_(90)为 2μg/ml,199 株(93.43%)为氟康唑敏感株;似平滑念珠菌中,MIC_(90)为 2μg/ml,42 株(97.67%)为氟康唑 WT 菌株;拟平滑念珠菌中,MIC_(90)为 16μg/ml,15 株(68.18%)为氟康唑 WT 菌株,与其他两种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拟平滑念珠菌与其他两种菌相比,其氟康唑 NWT 菌株分离率最高(7 株,31.82%)。伏立康唑对近平滑念珠菌和似平滑念珠菌 MIC_(90)均为 0.06μg/ml,GM 分别为 0.0688、0.0672μg/ml,204 株(95.77%)近平滑念珠菌为敏感株,42 株(97.67%)似平滑念珠菌为 WT 菌株;拟平滑念珠菌的 MIC_(90)为0.5μg/ml,GM 为 0.1213μg/ml,GM 与其他两种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仅 16 株(72.73%)为 WT 菌株,与其他两种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性霉素 B 和伊曲康唑对近平滑复合群内 3 种念珠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抗菌活性则存在种间差异,表现为二者对拟平滑念珠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因此,临床需重视真菌监测和菌株的准确鉴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需警惕耐药情况的发生。
  • 张琦;刘亚婕;闫文娟;荆楠;袁有华;王山梅;李轶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37-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对头孢他啶 / 阿维巴坦(CAZ/AVI)的药敏情况,并初步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 2020 年 1 月 ~2021 年 6 月本院临床分离的 CRE 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受试菌株对 CAZ/AVI 的敏感性。采用碳青酶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其中 32 株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采用酶免疫层析法、PCR 及测序方法对 5 种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型(bla_(KPC)、bla_(NDM)、bla_(IMP)、bla_(VIM)和 bla_(OXA-48-like))进行检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对 bla_(KPC-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 1692 株 CRE 菌株,对 CAZ/AVI 耐药的菌株共 101 株,整体耐药率为 6.0%。其中,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率仅为 2.9%,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为30.1%。CAZ/AVI 耐药菌株中,CR-KP(29 株,28.7%)居首位,大肠埃希菌(25 株,24.8%)次之。对 32 株 CRE 菌株进行表型试验发现,单产金属酶 19 株(59.4%),丝氨酸酶联合金属酶 7 株(21.9%),单产丝氨酸酶 5株(15.6%),酶型阴性 1 株(3.1%)。进行酶免疫层析法、PCR 及测序发现,产碳青霉烯酶最主要的基因是 bla_(NDM-1)(12 株,37.5%),其次是 bla_(NDM-5)(7 株,21.9%)、bla_(KPC-2 )(5 株,15.6%)、bla_(KPC-2)联合 bla_(NDM-1 )(5 株,15.6%)、bla_(KPC-2)联合 bla_(NDM-5)(2 株,6.3%)以及 bla_(KPC-33)(1 株,3.1%)。与 CAZ/AVI 敏感的 CR-KP 菌株相比,5 株 CAZ/AVI 耐药且单产 KPC-2酶的 CR-KP 菌株的 bla_(KPC-2)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 4.24 倍(P=0.0368)。结论:本院临床分离的 CRE 菌株对 CAZ/AVI 的耐药率整体较低,耐药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单产或联合产 NDM 型金属酶是 CRE 菌株对 CAZ/AVI 耐药的最主要原因,少数单产 KPC 酶的 CR-KP 菌株可能由于bla_(KPC-2)基因高表达或 bla_(KPC-2)基因突变形成不同的 KPC 酶亚型而对 CAZ/AVI 耐药。
  • 温娟;刘柔杉;张建;王俊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48-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苯唑西林敏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OS-MRSA)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生物膜形成能力,为了解OS-MRSA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PCR方法检测mec A基因和mec C基因携带情况;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葡萄球菌蛋白A分型(Spa)、葡萄球菌染色体盒mec分型(SCCmec)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结晶紫法检测OS-MRSA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并采用PCR方法检测OS-MRSA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本研究共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1500株,检出OS-MRSA菌株21株,检出率为1.40%。苯唑西林对OS-MRSA菌株的MIC值在0.25~1μg/ml范围内,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出3株MRSA菌株(14.29%)。21株OS-MRSA株均携带mec A基因、不携带mec C基因。21株OS-MRSA株均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76.19%、52.38%、47.62%、23.81%、14.29%、9.51%和4.76%。分子分型结果显示,ST398型占比最多(4株,19.05%),而SCCmecIV型菌株为优势型(11株,52.38%)。21株OS-MRSA株均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其中3株为强产膜株(14.29%),13株为中产膜株(61.90%)。PCR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携带生物膜相关基因ica A和ica D基因,fnbp B和Bap基因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3.81%、4.76%。结论:本研究发现人源OS-MRSA株分离率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低,但常规耐药表型方法容易漏诊,应联合耐药表型技术和基因检测技术以提高OS-MRSA检测准确性。OS-MRSA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不同菌株间产膜能力及生物膜相关基因分布差异显著,不同菌株生物膜形成机制的异质性及调控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
  • 刘小会;宁永忠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60-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菌药物给药剂量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传统方式以经验、药动学(pharmacokinetic,PK)参数为基础。近年来逐渐纳入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参数综合考虑,并开始用于临床实践。本文基于MIC的计算方法,分为3个层次进行研究。第1层:单纯MIC确定给药剂量。第2层:MIC结合1个PK参数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方式。第3层:基于MIC并综合多个参数计算给药剂量和给药方式。结果表明,通过MIC和PD参数的剂量确定方式优于单纯基于PK参数的方式,且临床可行。
  • 李国飞;单斌;赵白云;宋贵波;张鸿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67-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1月本院妊娠期女性产检尿液细菌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围产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妊娠期女性产检中的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判读,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年1月~2021年11月本院共进行了22 462份妊娠期女性产检尿液样本培养,共检出细菌50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45株,无乳链球菌135株,粪肠球菌49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奇异变形杆菌10株,其他病原菌46株。结论:妊娠期女性尿培养细菌在构成上与其他人群有一定差别,妊娠期尿标本分离细菌的耐药检测可为妊娠期女性尿路感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 张艳芳;许惠敏;胡青青;李海啸;高凯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7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本院住院危重儿童的细菌感染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变化情况。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所有临床分离细菌的特征、主要病原菌5年内的耐药性总体变化趋势。结果:PICU共送检样本7301例次,共检出非重复菌株2577株,主要来自呼吸道(63.17%)、血液与骨髓(13.89%)。2577株菌株中,72.56%为革兰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30.50%)、肺炎克雷伯菌(10.28%)为主;27.44%为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7.68%)为主。2577株菌株中,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LO)的检出率较高,且多重耐药菌出现率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氯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磺胺甲唑片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氯苄西林、哌拉西林、氯苄西林/舒巴坦等的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住院危重儿童的细菌多发呼吸道感染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主要病原菌5年内的耐药性总体无明显变化,但耐药情况严重,临床中应加强细菌检测及合理用药。
  • 临床用药
  • 陈杰华;郑跃杰;申昆玲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81-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吸入性抗菌药物治疗可以提高靶点浓度和优化药动学/药效学指标,同时减少全身性暴露,在国外已用于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非CF支气管扩张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CF常见病原菌,可引起肺疾病的急性加重、肺功能加速恶化和降低生存率,首选治疗为吸入性抗菌药物。目前,我国尚没有吸入性抗菌药物制剂上市,影响了CF的临床治疗和管理。妥布霉素注射液的说明书中有记载气道局部用法,其雾化吸入用于治疗CF合并Pa感染在国内已有应用经验,国外也对妥布霉素注射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了初步的研究,提示其可能成为现阶段我国药物可及的一种可接受的、暂时的替代。随着我国报道的CF病例逐年增多,吸入性抗菌药物在CF长期管理中的重要性应该得到重视。
  • 李红梅;李元垒;郭珊;荆桃芬;许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85-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延长亚胺培南输注时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依据入院建档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均采用相同浓度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注时间治疗(30min),观察组给予延长输注时间治疗(3h),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主要病原菌清除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96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26株,包括革兰阴性菌81株(64.29%)、革兰阳性菌41株(32.54%)、真菌4株(3.17%)。其中,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23株,18.25%)、肺炎克雷伯菌(21株,16.67%)、鲍曼不动杆菌(18株,14.29%)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3.49%)、肠球菌属(12株,9.52%)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4株,3.17%)为主。治疗后两组IL-6、PCT、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主要病原菌总清除率(93.18%)高于对照组(46.81%,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2.92%,χ~2=7.5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为主,建议临床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时可适当延长亚胺培南输注时间,不仅可有效改善炎症,还能提高对病原菌的清除率,且疗效优于常规时间输注,安全性较高。
  • 马振林;岳雷;陆亚朋;朱崇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91-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比分析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1)、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 chemokinelig and 8,CXCL8)、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MP感染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霉素组(红霉素治疗)和阿奇霉素组(阿奇霉素治疗),每组39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血清sICAM-1、CXCL8和IL-23水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CXCL8、sICAM-1和IL-23水平均降低(P<0.05),且阿奇霉素组低于红霉素组(P<0.05);两组FVC、PEF、MMEF和FEV1水平均升高(P<0.05),且阿奇霉素组高于红霉素组(P<0.05);阿奇霉素组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红霉素组(P<0.05);阿奇霉素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红霉素组(P<0.05);阿奇霉素组胃肠道反应、氨基转移酶升高、皮疹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13%)低于红霉素组(20.51%,P<0.05)。结论:与红霉素相比,对MP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儿改善症状体征,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
  • 关勇;杨莉;韩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97-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妇炎舒胶囊联合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的疗效及对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CPID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妇炎舒胶囊模拟剂+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妇炎舒胶囊+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腰骶胀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MCP-1、GM-CSF、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腰骶胀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消失时间短,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积分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GMCSF、MCP-1、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GM-CSF、MCP-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炎舒胶囊与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CPID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症状改善和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纯使用抗菌药物,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 张建成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103-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组在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7天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视力、眼压、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炎症因子变化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力、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2.50%,P<0.05);治疗后,两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疗效较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促进其术后视力、眼压恢复,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张叶金;廖慧君;李楚炎;谢利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109-1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参与1例因创伤导致的罕见尖端赛多孢子菌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例的药物治疗过程。临床药师在临床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多方循证证据,结合患者病情、药敏结果、肝肾功能等与医生共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用药教育及出院后药学回访。保障了患者治疗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安全性评价
  • 贾号;褚娜英;韩洁;陈慧慧;刘源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114-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文献分析18岁以下患者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 avibactam,CAZ/AVI)的安全性。方法:中文以药品名“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再以“儿童”“婴幼儿”“早产儿”“新生儿”为范围,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VIP);英文以药品名“ceftazidime avibactam”,再以“children”“newborn”“premature infant”为范围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Wiley Online Library数据库,均从建库检索至2022年3月。筛选出18岁以下患者使用CAZ/AVI的临床病例,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病原菌类型、用药方法、合并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发生情况等方面分析用药安全性。结果:共检出有效文献9篇,纳入病例176例。统计病例中出现CAZ/AVI引起的ADR/AE总发生率为11.93%(21/176),以一般的为主,无需停药,治疗结束后可自行好转;严重的ADR/AE较少[0.57%(1/176)],停药后恢复正常,无新的、致死的ADR/AE的发生,但新生儿的ADR发生率稍高[45.45%(5/11)]。结论:18岁以下儿童使用CAZ/AVI的安全性与成人相似,新生儿未发生特殊ADR,但目前研究数据较少,仍需更多临床研究来证实。
  • 辛丽丽;张祥芳;王烁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 19(08): 122-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2.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研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reaction,ADR)类型及防范措施,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2018~2021年的99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进行数据的系统分析。结果:报告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ADR大多数发生在30min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皮肤附件疾病(风团、皮疹、瘙痒、潮红等)、胃肠疾病(腹泻、恶心、呕吐等)、心血管疾病(胸闷、心悸等)。结论: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该药品的适应症使用药品,并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以减少ADR的发生,并及时对严重ADR做出相应的有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