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关闭×
主管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中国药师协会
ISSN 2096-3327 CN 10-1462/R
Toggle navigation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期刊订阅
下载专区
药圈
视频中心
会员登录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办公
编辑在线办公
动态
更多...
合理用药科普
更多...
当期目录
会员登录
2023年, 第2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3-11-30
封面文件
全选
|
本刊特稿
Select
抗凝药物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山东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系列]
王珺; 侯宁; 张忍舒; 徐航; 张进华; 吴学君; 李冬梅
2023, 20(11): 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凝药物被广泛用于非瓣膜性房颤、静脉血栓栓塞、卒中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中精准的个体化应用抗凝药物尤为重要,用药不当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基于说明书和循证证据加强抗凝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已成为临床抗凝治疗团队的一项重要任务。超药品说明书用药(OLDU)在临床抗凝治疗中不可避免,但抗凝药物的OLDU具有一定风险。为此,山东省药学会循证药学专委会OLDU研究项目工作组基于山东省内多家大型医院在抗凝治疗领域的临床需求,根据专家组制定的循证评价方法,针对抗凝药物超药品说明书治疗总结出12条共识意见,涉及超适应症用药和超人群用药,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基层用药指导
Select
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通识篇
应颖秋; 赵荣生
2023, 20(11): 18-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常导致轻度至中度的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有研究显示~([1]),在新冠疫情后,随着全世界范围内陆续出台防疫措施,如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重视手卫生等,包括肺炎支原体和流感病毒在内的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均出现了明显下降。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控制,2023年入秋以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逐渐增多,“肺炎支原体”也登上了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的热搜榜。肺炎支原体到底是什么?如何治疗?本文带您详细了解。
Select
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篇
周鹏翔; 赵荣生
2023, 20(11): 20-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2023年秋季开始,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抗感染药物与糖皮质激素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武器”被广泛关注,甚至冲上了“热搜”。儿童是本次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点人群,考虑到部分患儿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需要启用新型四环素类药物与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如何保障这类药物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本文将围绕肺炎支原体肺炎抗感染治疗和激素治疗,为您详细解答。问题1:如何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答:大环内酯类药物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等,
Select
肺炎支原体肺炎:对症治疗篇
徐晓涵; 赵荣生
2023, 20(11): 23-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2023年秋季开始,肺炎支原体肺炎势头凶猛,引发关注,特别是很多儿童家长对此焦虑不安。患肺炎支原体肺炎后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咳嗽与咳痰,一时间“网红用药三件套”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在坊间流行,甚至供不应求,但它靠谱吗?要注意什么呢?药师将详细为您解答。问题1:发热时需要吃退热药吗答: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多数以低热为主(37.3℃~38.0℃),建议物理降温,如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突发高热并伴有明显的头痛、肌痛及恶心等症状,如果体温超过38.2℃,或出现明显的肌肉酸痛、乏力、精神萎靡等不舒服的情况,
Select
在围手术期如何用好精神疾病治疗药物这把“双刃剑”
马旭东; 高延庆; 苏文斌; 谢菡
2023, 20(11): 25-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范围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长。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具有药效强、不良反应多的特点,其中很多药物与围手术期使用的麻醉剂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因此,围手术期熟悉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及其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十分重要。《在围手术期如何用好精神疾病治疗药物这把“双刃剑”》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保障了精神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用药安全。
药物新发现
Select
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新药:elacestrant
林家桐; 申玉婷; 朱震基
2023, 20(11): 30-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lacestrant为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由StemlineTherapeutics公司研发,于2023年1月27日批准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至少1种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绝经后女性或成年男性雌激素受体阳性(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研究显示,elacestrant在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包括ESR1突变患者)均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Elacestrant填补了口服SERD类药物的治疗空白,为对芳香酶抑制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甚至氟维司群耐药的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病例探讨
Select
364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并发急性肾损伤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苗苗; 刘音; 李周平; 薛晓艳
2023, 20(11): 3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后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时机、相关化验指标水平变化和预后等,并进行探索及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06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364例R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分成AKI组和非AKI组,其中,AKI患者根据是否进行CBP治疗分成CBP组和非CBP组。收集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RM发病诱因、RM临床表现、RM并发AK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结果:共纳入364例RM患者,年龄为38(25,65)岁;177例(48.63%)患者并发AKI,其中117例给予CBP治疗。RM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肌无力、尿色改变、肌肉肿胀等。挤压创伤、药物中毒导致的RM更易发生AKI;运动损伤、哈夫病导致RM的概率高但不易发生AKI;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导致RM的概率较低,但有可能导致并发AKI。治疗后,AKI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酐(Sc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CBP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非CBP组(P<0.05)。住院期间共有16例(4.40%)患者死亡,且均为RM并发AKI患者。其中,非CBP组有13例,CBP组有3例。死亡原因主要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结论:RM的发病因素与临床表现多样化,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治疗RM的基础。AKI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和多种发病诱因密切相关,CBP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CK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建议AKI患者应尽早接受CBP治疗,降低死亡率。
儿童用药
Select
胰岛素低血糖-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采用不同胰岛素计算方法在矮身材儿童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郑鑫; 郝莉; 豆丽园; 郭丰
2023, 20(11): 43-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胰岛素计算方法的胰岛素低血糖-生长激素激发试验(ITT)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3月期间于某院内分泌及代谢病科因矮身材就诊,并需要行ITT的10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胰岛素计算方法分为传统ITT组(n=30)和优化ITT组(n=77)。传统ITT组参照指南推荐的胰岛素剂量,优化ITT组采用优化后的个体化胰岛素剂量。比较两组GH峰值、达峰时间、单次注射胰岛素成功率、试验阳性率、所用胰岛素剂量、安全性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GH峰值、达峰时间、单次注射激发成功率及试验阳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ITT组所用胰岛素剂量[(9.48±4.41)U/kg]高于优化ITT组所用胰岛素剂量[(7.46±4.49)U/kg,P<0.05];传统IT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7%)高于优化ITT组(10.4%,P<0.05);传统ITT组住院天数短于优化ITT组(P<0.05)。结论:进行ITT时,采用优化后的个体化胰岛素激发量与参照指南推荐计算的胰岛素剂量相比,在达到相同试验效果的同时可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
Select
儿童超药品说明书应用抗癫痫药物的调查分析
刘晓玲; 段彦彦; 陶兴茹; 张胜男; 海莉丽
2023, 20(11): 49-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患儿超药品说明书应用抗癫痫药物现状及分析原因,以期促进抗癫痫药物在患儿中的合理使用。方法:抽取该院2022年1~6月抗癫痫药物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是否存在超药品说明书用药(OLDU),并对OLDU类型、各年龄段OLDU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994张处方,含7623条医嘱记录。其中,OLDU处方和医嘱的比例分别为19.65%(1178张)和16.00%(1220条);主要OLDU类型是超单药/添加(52.70%)和超给药年龄用药(24.75%)。OLDU发生率排名前3的药物依次是托吡酯胶囊(60.00%)、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56.19%)和硝西泮片(50.00%)。各年龄组儿童OLDU发生率按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婴儿组(64.04%)、幼儿组(35.30%)、学龄前组(24.75%)、学龄期组(13.34%)和青春期组(12.40%)。结论:该院癫痫患儿OLDU现象普遍,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并且以第二代抗癫痫药物为主。大部分OLDU有证可循,医生应尽量规范OLDU行为,促进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Select
55例儿童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致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对策
刘飞; 胡静; 郑爱斌
2023, 20(11): 55-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某院儿童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儿童合理安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从2013年4月~2023年3月期间上报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的55例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致ADR患儿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给药途径、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和主要临床表现、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病情的转归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89∶1;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44例,80.00%);原患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53例,96.36%),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ADR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30min内(51例,92.73%);主要累及皮肤及皮肤附件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及营养疾病、免疫疾病及感染,以皮疹、瘙痒等为主要症状的皮肤反应最多见(44例,80.00%);发生ADR后主要采取停药、给予对症治疗(40例,72.72%)等处理措施,患儿均好转或痊愈,未对原患疾病造成明显影响。结论:临床需重视儿童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导致的ADR,用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儿出现的症状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严重ADR的发生,确保患儿安全合理用药。
抗肿瘤用药
Select
盐酸美沙酮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李文涛; 靳冬民
2023, 20(11): 61-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盐酸美沙酮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时的临床止痛效果与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9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纳入观察组(45例,口服盐酸美沙酮片+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对照组(49例,仅口服盐酸美沙酮片)。比较两组患者的卡氏(KPS)评分、疼痛缓解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数字疼痛程度评估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t=3.422,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率(80.00%)高于对照组(61.22%,χ~2=3.954,P=0.04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59%)低于对照组(34.69%,χ~2=4.519,P<0.05)。结论: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盐酸美沙酮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提高临床止痛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抗感染用药
Select
基于CHPS的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主动监测研究
钱佩佩; 曹凯; 徐炳欣; 钱哲; 赵亮
2023, 20(11): 67-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对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HF)开展主动监测,为临床安全使用替加环素和医疗机构利用CHPS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HPS建立替加环素致HF的主动监测方案,对2019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期间于某院使用替加环素的住院患者发生HF的相关情况开展主动监测,分析替加环素致HF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6例患者,发生HF者95例,HF发生率为51.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维持量超出药品说明书推荐量是替加环素致HF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26,95%CI:1.112~6.685,P=0.028),替加环素使用疗程与HF的发生呈正相关,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尿素氮(BUN)基线值与HF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临床在使用替加环素前应关注患者FIB和BUN基线值,评估患者发生HF的风险,根据患者的感染程度合理控制替加环素使用疗程和使用剂量,并密切监测其FIB水平的变化。
Select
精神科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现状及干预策略分析
李焕芬; 王金宝; 张建宏; 王新法; 孙玉玺
2023, 20(11): 74-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现状进行分析,为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3个精神科室2022年1~12月的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精神科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提出用药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3个精神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情况以及干预前后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的转归情况。结果:干预前,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主要感染性疾病为肺部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且均存在无指征使用的问题。经过干预,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率从31.78%下降至10.34%(P=0.030),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79%降低至8.31%(P<0.01)。无指征用药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和及时进行干预后不使用抗菌药物者的痊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院精神科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临床药师进行医嘱点评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
糖尿病用药
Select
洛塞那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和肾功能的影响
李春; 彭慧芳; 张颖裕
2023, 20(11): 79-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洛塞那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水平、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6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常规降糖治疗,单药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联合用药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洛塞那肽,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平均体重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6.23%)高于单药组(84.91%,P<0.05);两组FPG及2h PBG均降低(P<0.05);两组BUN、Scr、Umalb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血清MDA水平降低(P<0.05),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血清SOD水平升高(P<0.05),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平均体重均降低(P<0.05),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二甲双胍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联合洛塞那肽和达格列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肾功能。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Select
基于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
汪雁博; 刘畅畅; 苏利芳; 周庆; 郝国贞; 谷新顺
2023, 20(11): 85-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我国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期间已经发表的关于利伐沙班治疗PE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筛选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并获取全文,其中结局指标包括总有效率、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Reviewmanager5.0和StataSE16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PE的有效性以及对D-二聚体、PaO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最终入选37项符合条件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涉及患者2481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华法林治疗(n=1250),试验组使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n=1231),根据利伐沙班的用量进行分组,分别为利伐沙班10mg/d(利伐沙班1)、利伐沙班15mg/d序贯10mg/d(利伐沙班2)、利伐沙班15mg/d(利伐沙班3)、利伐沙班15mg/d序贯20mg/d(利伐沙班4)和利伐沙班20mg/d(利伐沙班5)。5种剂量利伐沙班治疗PE总有效率均优于华法林,其中利伐沙班5疗效最佳。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对D-二聚体水平影响无明显差异。利伐沙班5和利伐沙班3治疗后PaO2高于华法林,利伐沙班5治疗后PaO2高于利伐沙班1、利伐沙班2和利伐沙班4,利伐沙班5疗效最佳。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的不良反应均低于华法林,利伐沙班3不良反应最小。结论:与华法林相比,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我国PE患者均安全有效,其中利伐沙班20mg/d的方法有效性最好,利伐沙班15mg/d的不良反应最小。
麻醉用药
Select
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自控镇痛方案对足月初产妇镇痛效果的影响
曾祥鑫; 罗荣; 王伟昌; 胡永和
2023, 20(11): 99-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患者自控镇痛(PCA)方案对足月初产妇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某院分娩的172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膜外分娩方案分为对照组(n=90)和试验组(n=82)。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案,试验组采用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PCA方案。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娩镇痛时间、PCA按压次数、麻醉药物用量情况、分娩后不同时间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镇痛前后VAS评分、分娩镇痛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实际/有效PCA按压次数、麻醉药物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分娩后1个月、3个月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足月初产妇的分娩过程,常规镇痛方案与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PCA方案的镇痛效果较为接近,但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PCA方案的麻醉药物使用量更低,有望获得更高的安全性。
精神疾病用药
Select
2017~2021年某院精神科口服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冯菲; 曹英杰; 王奎鹏
2023, 20(11): 104-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某院精神科口服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某院精神科口服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指标。结果:2017~2021年某院精神科口服药物的销售金额增长趋势变化较大,尤其在2020年出现剧增现象。5年内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和奥氮平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DDDs连续5年排名位居首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DDC排名前列,其值呈下降趋势;利培酮片的DDC值最低。阿普唑仑片的B/A值连续5年排名第一。结论:某院精神科口服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个别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应加强用药管理,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妇产科用药
Select
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及对血栓前状态、抗dsDNA抗体、HMGB1、sFlt-1的影响
张瑞青; 刘莉萍; 武淑慧
2023, 20(11): 119-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RSA)及对血栓前状态、抗dsDNA抗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20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叶酸片、黄体酮胶囊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两组均治疗至孕12周。观察两组抗体清除率、流产率、保胎成功率等妊娠结局情况、血栓前状态指标[蛋白C(PC)、蛋白S(PS)及抗凝血酶Ⅲ(AT-Ⅲ)]、血清抗dsDNA抗体、HMGB1、sFlt-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流产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P<0.05);试验组抗体清除率、保胎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C、PS及AT-Ⅲ活性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抗dsDNA抗体、HMGB1、sFlt-1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RSA可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纠正母体免疫紊乱,降低血清抗dsDNA抗体、HMGB1、sFlt-1水平,维持妊娠正常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Select
拉贝洛尔联合低分子肝素强化方案治疗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观察
王桂青; 丁竟成; 熊辉
2023, 20(11): 125-1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拉贝洛尔联合低分子肝素强化方案对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某院收治的80例子痫前期合并FGR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及D-二聚体(D-D)]、脐动脉血流情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胎儿生长情况(股骨长、双顶径、腹围及头围)及母婴不良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IB、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PTT、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D、RI及PI均低于对照组(P<0.05),股骨长、双顶径、腹围及头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2.50%),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低分子肝素强化方案可更好地改善子痫前期合并FGR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脐动脉血流情况,从而改善胎盘血流灌注,促进胎儿生长。
经方和经验方用药
Select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许明良; 冯蓓蓓; 谭波; 刘华
2023, 20(11): 131-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冠心病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对冠心病的中医机理研究、临床常用中药制剂、中药组方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合理用药科普
Select
遏制细菌耐药,提高抗菌药物认识
任建敏; 韩文; 丁超超; 汪南; 戴单单
2023, 20(11): 137-1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3.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菌药物是能够杀菌或抑制细菌活性的药物,它的出现让人类可以更有效地对抗细菌或者真菌感染。但是,由于人们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足,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极大地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遏制细菌耐药,提高抗菌药物认识》一文介绍了抗菌药物的分类、使用误区、不良反应和饮食注意事项等。
在线期刊
当期目次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次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
曾用名:《中国执业药师》
曾用刊号:11-5132/R
主管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中国药师协会
协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药理学会
邮发代号:80-740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京海市监广登字20200002号
通知公告
更多...
视频
更多...
对外合作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报
中国食品药品网
药师在线
食安在线
医药大学堂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